Tuesday, January 29, 2008

原来如此

那男人亚与妻子夏同寝。夏怀孕,生下该隐(Cain)。她说:“幽灵助我,我生了一个男丁。”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就是该隐的弟弟亚伯。亚伯是个牧人,该隐则是个耕田人。到了向幽灵供奉的日子,该隐拿了些土地的产品献给天主;亚伯则献出一些精选的乳羊。幽灵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品(因为喜欢喝血),而没看中该隐和他的礼物。该隐很生气。他的脸沉了下来。该隐对弟弟亚伯说:“我们到野外去吧。”当他们到了那里,该隐就动手把他弟弟杀死。后来,幽灵问该隐:“你的弟弟亚伯在哪里?”该隐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又不是看守着他的。”幽灵说:“你做了什么事?听着!你弟弟流出的血从地上向我哭诉。你受到控诉,你要被流放,逐离这块吞噬被你残杀的兄弟的鲜血的土地。你要耕种,那地也不会再长出佳禾。你会成为流浪汉,到处漂泊。”该隐对幽灵说:“我受不了这个惩罚。今天你把我从这里赶走,不让我再出现在你面前,我将成为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遇见我的人都可能杀死我。”幽灵回答他说: “不,如果有人杀死该隐,他就会遭到七倍的报应。”幽灵给该隐做了个标记,这样遇见他的人就不会杀死他。该隐就离开了天主到伊甸园东边叫挪得的地方住下来。

该隐后代也就是东边游牧族,亚伯后代在西边游牧.最后成了敌人.也就是嫉妒和及憎的先祖.

 3000年前,几乎在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时,亚细亚大陆的西边,现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希伯来王国,这是以色列- 犹太王国的前身。几百年后,欧罗巴大陆上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侵入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尽管犹太人曾举行多次武装起义,但均被罗马人镇压下去,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们的国土与家园。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犹太人国家虽然被灭,但他们的信仰却没有动摇。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如果犹太人不再那么执着,放弃自己的信仰,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也就不会有纳粹德国的大屠杀,也不会有今天的中东民族冲突。犹太人却是异样地执着,他们宁可流血,却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这个执着造就了犹太人的悲剧历史。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星移斗转,500年后,阿拉伯半岛上又诞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此他们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1518年,巴勒斯坦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20年奥斯曼帝国崩溃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不过奥斯曼帝国鼓励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传统。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成为生息在欧罗巴大陆上的为数不多的异教徒。尽管基督教提倡宽容,可是异教徒犹太人的命运并没有那么幸运。欧洲人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十九世纪后叶,歧视迫害的犹太人的“风气”在欧洲大陆形成。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是建立在欧洲歧视迫害犹太人的传统风气之上,有几个欧洲国家可以自称自己在迫害犹太人方面手是干净的呢?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掀起了屠杀犹太人的风潮,一部分居住在俄国的犹太人,为了逃避屠杀,迁居到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迁居来的犹太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尽管双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亦能相互共存,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可是后来“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巴勒斯坦人的命运。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莱斐斯事件”。在法军参谋部工作的犹太人德莱斐斯,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被当作德国奸细判刑,这在全欧洲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震动。维也纳《新自由日报》的驻巴黎特派记者赫茨尔,详细调查采访了“德莱斐斯事件”。赫茨尔本身也是犹太人,赫茨尔早期的思想是:只要犹太人尽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迫害就会消失。可是在“德莱斐斯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赫茨尔听到的看到的尽是犹太人被歧视和迫害的悲愤与泣诉,赫茨尔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犹太人最终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会,要改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1896年,一本只有100页的薄薄小册子:《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种尝试》,在维也纳出版了。赫茨尔在该书中提出他的观点:“犹太人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根本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赫茨尔的这本小册子像一颗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犹太人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首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赫茨尔当选主席。会上犹太人统一了认识:“要想使我们的子孙不再受我们现在所遭受的歧视、迫害、甚至屠杀,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里去建立一个新的犹太人国家呢?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尔设想:选一块当地住民较好相处、周边国家摩擦较小的地方,不管是亚洲、非洲、南美洲哪里都行。对于欧洲人来说,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离开欧洲到那里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欧洲各国对“犹太建国运动”持赞许态度,特别是英国还表示愿意提供她在东非的殖民地乌干达,作为犹太人建国的基地。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犹太人对赫茨尔建立犹太人国家的设想都很赞成,但赫茨尔在哪里建国都行的设想,却遭到不少异议。另一位犹太建国运动的领导人威尔兹曼(后来成为以色列国的首任总统),建议把犹太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这样就不是单纯的建国,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名正言顺的“复国”。在第一届全世界犹太人大会上,到会者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决定把建国的地点定为巴勒斯坦,把奋斗的目标从“建立犹太国”改为“恢复犹太国”。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山,是古代犹太国祭神的圣地。犹太人看到Zion山时,油然产生回到自己祖国的温暖感觉,所以犹太人把“犹太复国运动”情感化地称为“去看Zion山行动”,即Zionism,现在我们则把Zionism翻译为“犹太复国主义”。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虽然第一届全世界犹太人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者给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国的奋斗目标,但这个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当时统治巴勒斯坦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请求,犹太人的请求被苏丹拒绝。犹太人内部也出现了争论,不少人认为与其在现实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国,不如在现实性较大的东非乌干达建国。假如当时犹太人做出在东非乌干达建国的决定,就不会有今天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冲突。不过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正在犹太人为在巴勒斯坦复国,还是在乌干达建国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的时候,好运悄悄降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与英法开战。由于美国犹太人在政治经济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英国为得到美国的更多支持,拉美国参战,于1917年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声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国家。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是犹太人势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从一开始就强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英国发表《贝福尔宣言》后,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向英国政府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192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称为“欧洲重病人”的奥斯曼帝国日益凋零,终于在1920年崩溃,在她400多年的荣光历史上画下了休止符。根据英国与法国签订的战后处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协议,奥斯曼帝国的中东领土成为英法两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统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国统治了叙利亚、黎巴嫩等地。英国统治巴勒斯坦后,向犹太人放开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门,于是大量犹太人开始涌入巴勒斯坦。在英国统治巴勒斯坦之初,当地的犹太人只有5万人,巴勒斯坦92%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后犹太人移民迅速增加,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猛增至近50万人。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对哪个国家来说,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都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冲击,现在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外国移民人数的条例,阻止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可是当时英国对犹太人的移民巴勒斯坦,却没有人数限制,加之巴勒斯坦地穷资源少,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冲击。特别是1930年代纳粹德国开始排斥犹太人后,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具有专业技术的犹太人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与教育和专业技术较高的犹太人相比,阿拉伯人在农工商各方面都竞争不过犹太人,加之犹太人涌入造成土地物价的上涨,使阿拉伯人越来越面向贫困化。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不满开始爆发,巴勒斯坦各地不时发生抗议和暴乱。在阿拉伯人的抗议和暴乱面前,英国统治当局动摇了。为了安抚阿拉伯人,加之1930年后欧洲排犹风潮的加剧,英国在支持犹太人建国的路线上开始后退。英国当局于1939年宣布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数,把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人口控制为不超过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英国当局规定今后每年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移民人数上限为75000人,超过上限人数的移民为非法移民,要强制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国军舰24小时在巴勒斯坦海岸线巡逻,一旦发现有偷渡上岸的犹太人,立即拘捕。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英国的限制犹太人新政策让阿拉伯人感到满意,这当然也引起了犹太人的不满和愤怒。一些激进的犹太人组成激进团体,开始对英国人进行“武力反抗”。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军队,所谓“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义,这和现在的伊斯兰激进派没有什么两样。犹太恐怖主义分子在巴勒斯坦各处制造针对英国人和英国设施的爆炸和枪击恐怖事件,美国也在暗中支持犹太人激进派的武力反抗。二次大战结束后,犹太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日益加剧,进入1946年以后,巴勒斯坦各处每隔几天就要发生一起恐怖主义爆炸或枪击事件,1946年8月,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贝京所领导的恐怖主义团体(其成员还有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莎米尔),炸毁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层建筑,设有英军司令部的达比都国王饭店大厦,英国军人平民死者80余人。如果能把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推到50年前,我们就会看与今天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无出二辙的犹太恐怖主义分子,在巴勒斯坦爆炸大厦的恐怖场面。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犹太人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搞得英国人焦头烂额,达比都国王饭店爆炸事件后,英国人丧失了统治巴勒斯坦的信心,英国不想再在巴勒斯坦流血了。1947年2月,英国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把巴勒斯坦交给联合国处理。才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接手了这个棘手的难题,1947年4月,联合国设立了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特委会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但最终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最后特委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两个方案,请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这两个方案分别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联邦案。巴勒斯坦分割案是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各自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巴勒斯坦联邦案则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治的联邦国家。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美国态度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苏联也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这里苏联有她的打算。此时美苏冷战刚刚开始,苏联希望在犹太人建国方面支持一下美国,换取美国在处理欧洲问题上对苏联的让步,反正这也是一个顺水人情,以色列建国对苏联来说也没有什么利益损失。美苏两大国一表态,联合国大会的基调就定了下来。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票,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案,这就是所谓联大181号决议案。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巴勒斯坦分割案获联大通过的消息传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上街欢庆,耶路撒冷街头也随处可见闪着幸福泪光的犹太人。他们为此奋斗了50年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从此犹太人也有自己的祖国了,怎能不让他们欢天喜地。然而阿拉伯人得知该消息后的反应却与犹太人截然相反,阿拉伯人激愤了、爆发了,声明拒不承认联大181号决议案。当时联合国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六个阿拉伯成员国,想阻止联大表决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案,但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他们又没有美英法苏中五大国那样的大国否决权,无力阻止联大通过决议。在联大宣布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案后,埃及等六个阿拉伯国代表退出会场,表示抗议。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阿拉伯人为什么气愤呢?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联大181号决议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联合国宪章规定,一个国家的分裂或统一,应由当地居民投票表决,联合国尊重当地居民的意志和选择,即所谓“民族自决权”。最近联合国承认东帝汶从印尼独立,就是根据当地居民投票表决结果,作出的“民族自决”判决。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在巴勒斯坦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本也应该采用“民族自决”原则,让巴勒斯坦的当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选择。可是联合国在处理巴勒斯坦问题时,却完全无视当地大多数阿拉伯居民的意志,奇怪地让联合国大会越俎代庖,为巴勒斯坦人做了选择。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剥夺了“民族自决”的权力,自己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这能让阿拉伯人不气愤吗?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这次联合国不给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决权”,显然是有意的。因为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进行全民投票公决,犹太人建国的计划肯定不能实现。联合国在美国的压力下,无视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居民自决权,作出了有利于犹太人的裁决,其决议显然有失其公正性。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更让阿拉伯人感到气愤的是联大181号决议案的内容。在联大181号决议发布时,巴勒斯坦境内居住的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68%,阿拉伯人拥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94%。可是联大181号决议却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占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只得到43%的土地。为什么要把近60%的土地分给只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联大的决议案中没有任何解释。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联大181号决议也缺乏公平性可言,怎能不让阿拉伯人气炸了肺?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强烈抗议不公正的联大181号决议,拒绝按照该决议案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联大181号决议,不仅没有给巴勒斯坦带来和平,反而给巴勒斯坦带来了暴力和战争。联大181号决议公布后,巴勒斯坦全土沸腾了,到处可见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展开群殴,杀人放火也成为司空见惯。仅在联大181号决议案公布后一周内,就有62名犹太人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此后,犹太人的恐怖主义团体开始了有组织的报复。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恐怖主义组织,而在抗英运动中形成犹太人的恐怖主义团体,则到耶路撒冷郊外对阿拉伯村民进行无差别屠杀。犹太人的恐怖主义行动一时使阿拉伯人陷于恐慌之中,许多人逃亡国外,这是第一批巴勒斯坦难民。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统治当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与此同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美国政府在以色列国成立的当天就宣布承认以色列国。犹太人以为建立以色列国后,他们的苦难就过去了,太平幸福的日子正在等着他们。可是现实却与犹太人们的梦想背道而驰,就在他们成立以色列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一齐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首先发起的,所以战争的责任主要在阿方。我们不应该忘记,阿拉伯国家出兵的原因,是联合国做出了不公正的裁决。联合国尚不替他们说话,阿拉伯人还能到哪里去讲理?既然已经无处可以伸冤讲理,剩下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条是站起来反抗。阿拉伯人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所在。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联大181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的决定,不管怎么样,阿拉伯国家不遵守联合国的决议,阿拉伯国家也有错。凡是在中国受教育长大的中国人都一定会知道“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国,在巴黎举行的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也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最后大会经过表决,通过了处理战后问题的《凡尔赛和约》,该约的第156、157、158条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日本。这样不公正的裁决把中国人激怒了,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可以说“五四运动”是让洋人给“气”出来的。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凡尔赛和约》是得到英法美日意等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性条约,可是中国代表却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不承认《凡尔赛和约》的有效性。这并不是中国有意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对,而是《凡尔赛和约》不能公正地对待中国的利益和尊严。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同样联大181号决议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也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拒绝联大181号决议,和中国当年拒绝《凡尔赛和约》时的心情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要以为凡是经过投票表决作出的决议,代表大多数国家的意见,因而就是公平正确的。当年《凡尔赛和约》也是经过投票表决作出的决议,也代表大多数国家的意见,中国人能够承认《凡尔赛和约》吗?当时也有一些国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的立场态度,他们对决议投了反对票和弃权票,所以才有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但那时联合国基本被美苏控制,所以一旦美苏赞成,反对的意见就很难站上风。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中东问题是现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国际纠纷。到底谁是造成中东问题的主要责任者?到底是谁之过?这些都不是容易解释清楚的,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几点是笔者个人的意见。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中东问题的第一原因:欧洲基督徒对犹太人的迫害。欧洲人对犹太人的迫害,迫使犹太人痛感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这就导致了犹太复国运动。如果欧洲人对犹太人再宽容一些,也就不会有犹太人复国,当然也不会有阿以冲突了。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中东问题的第二原因:犹太人对在巴勒斯坦复国的执着。犹太人应该明白,不管到哪里建国,都难免与当地居民发生民族冲突。如果犹太人到人烟稀少的非洲或南美去建国,遇到的民族冲突可能会小得多。可是犹太人偏要执着地到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去“复国”,这就难免与阿拉伯人发生激烈的民族冲突。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中东问题的第三原因:美国主导的联大181号决议。美国过分偏袒以色列,美国主导的联大181号决议太不公平。如果美国在中东问题上能公正一些,采取按照人口比例划分领土等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许还能接受。联大181号决议这样赤裸裸地不公平条约,又让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让他们的自尊心往哪里放?在联大181号决议公布以前,阿以双方虽然已经激烈对立,但还不至于到相互残杀的地步。联大181号决议公布后,阿以双方才大开杀戒,兵戎相见。 网易历史http://history.163.com/

  多年来,巴勒斯坦人一直拒绝承认联大181号决议。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承认联大181号决议。为什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40年后宣布承认联大181号决议?在下面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儒教的彼岸世界(上帝鬼神信仰)

“彼岸”概念当出于佛教。《大般若经》和其他佛教经典反复诵念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翻译成汉语,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佛教所说彼岸,无论是主张湼槃寂静还是主张到天堂佛国,都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地狱,是不包括在佛教所说的彼岸之中的。影响所及,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把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当做了宗教的基本特征;进而又把彼岸世界理解为天堂;再进而就把是否追求死后上天堂当作判断是不是宗教的标准。

依据这个标准,儒教不讲天堂地狱,也不把追求天堂当作基本目标,所以认为儒教不是宗教。

在这样一种对宗教的理解中,包含着一系列的不确切。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忽略了,天堂之美好,首先因为它是神祇所在的地方。所以彼岸的真正含义,乃是指神祇的世界。因此,相信神祇的存在,也就是相信彼岸世界的存在。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向读者描述儒教的神灵系统,也就是描述儒教的彼岸世界。

一 中国上古的神祇观念

国内学者较早探讨中国古代诸神起源的专著,当是朱天顺的《中国古代宗教初探》(1)。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万物有灵论。不久,何新《诸神的起源》(2)出版。该书曾经倾动一时,其立论基础,主要是所谓星辰神话学派,认为诸神多起源于对天体、尤其是对太阳的神化。此后对中国古代诸神起源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所据理论,大抵不出国外19世纪以来的宗教理论范围,而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则是认为神祇自始就是一种灵魂的存在。

这种情况表明,以被尊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著名学者泰勒为代表的、在诸神或宗教起源问题上的“万物有灵论”主张,“至今在宗教学者中仍被视为权威,即使那些反对它的人,也必须越过这座高山而去寻找新的道路。”(3)这里所说的“宗教学者”,不仅指的是中国学者,更不仅是指中国大陆学者。泰勒之后那些反对他的学说的学者,虽然在神祇起源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另外的说法,比如星辰神话说、祖灵说、原始一神说等等,但是,在把原始的神看作是“灵”这一点上,则几乎没有异议。也就是说,他们和泰勒争论的,不是原始的神祇是不是灵,而是说,这些灵是从哪里产生的?

当我在做博士论文、涉及到中国古代神祇观念的时候就发现,中国古代所称为神的那些对象,至少并不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或兽。所以在我的博士论文中,曾把古代神祇观念的发展归结为动物神——人神——精灵神三个大的阶段。而在动物神和人神之间,则有变形的动物神和半人半兽神两个小阶段。在精灵神出现之前,无论是动物神或者人神,都不是精灵性质的东西,至少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精灵性质的存在。

此后,类似的材料逐渐增多起来。所以在《中国儒教史》中,我直率地提出了对于“万物有灵论”的批评。这些批评引起了异议,而细审我的批评,由于是写史,偏重叙事,其论述也确有不甚明确之处。在这里,我将较为集中地展示我所得到的、与万物有灵论歧异的材料,并说明我的思想发展过程。

在考察中国古代宗教观念的时候,第一个使我吃惊的材料,是发现了秦和汉初所祭的上帝竟然是黄帝、炎帝等人!这些帝,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古帝王吗,或者说,是部落首领,怎么能是上帝呢?然而,历史的记载明明白白,汉初祭祀的上帝有五位,他们都是我们所说的上古帝王或者说是部落首领。再往上溯,则秦朝就是把黄帝、炎帝和他们的始祖少昊,当做上帝。

由此很可以推想,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周代以及夏商时代,所祭祀的上帝,应当就是他们的祖先。而所谓“天子”,指的应当就是上帝之子。上帝而称天,应当是因为上帝是住在天上的。

关于上述推想的证明大都写进了我的《中国儒教史》。在我看来,那些材料应该使人们相信,中国古代的上帝起初就是帝王家的祖先,而上帝之所以称天,乃是因为上帝的住处在天上。由此出发,帝王称天子,司马迁作《史记》把秦以前的世系都追溯到黄帝、后来刘氏皇朝、王莽以及曹丕等也都要把自己的世系追溯到尧、舜,再后的皇帝们要祭祀感生帝,也都是为了表示自己和上帝的血缘关系。由此出发,古代郊庙礼仪的演变,也都得到了顺理成章的说明。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基督教的材料。在《旧约·创世纪》第五章之前,仅仅说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人类,都是他们的后代。然而在第六章,《创世纪》却突然写道:

当人在世上多起来,又生女儿的时候,上帝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后来上帝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第一至第四节)

如果说亚当、夏娃的子女就是上帝的儿孙,那么,“人”从何来?如果说亚当、夏娃不是上帝之子女,那么,上帝之子是谁?这个矛盾,《创世纪》并没有交待。基督教神学家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个矛盾,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个矛盾只能说明,基督教的上帝,本来也是一个以色列人的祖先神。这种情况,和宙斯是一个父家长的形象,殷人的上帝是他们的祖先神,情形类似。

上帝的儿子,应当就是神,至少是半神。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做神的儿子,中国古代把君主看做上帝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国王看做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而到了《新约》中,干脆就把亚当经亚伯拉罕直到耶稣,都说成是上帝的嫡派子孙。(4)

那么,依常理而论,这些帝王或部落首领被尊为上帝,应当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已经死去多年,是不必争辩的事实。而《史记·封禅书》上所说的黄帝成仙的神话,我也曾认为不过是方士们诱惑汉武帝的产物。除一心想成仙的汉武帝之外,他人未必相信有这等事。不过,疑惑也是存在的,这肉身成仙上天的黄帝和国家祭祀中的黄帝,应当是同一的。难道汉代人所说的上帝,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住在天上的人吗?

新的材料被发现了,这就是《汉书·王莽传》中说,当赤眉军等农民武装到处起义的时候,王莽曾经用向上帝奉献音乐的方式,企图消灭这些起义队伍。为此他下诏书,援引《紫阁图》,说“太一、黄帝皆仙上天”。黄帝曾经是上古的帝王或部落首领,说他成仙上天尙可理解。太一不过是汉武帝时方士们虚构出来的至上神,或者说最高的上帝,然而,他也被当作是成仙上天的人!如果说这仅仅是方士们的作品,还可以不加理睬,但这是王莽作为国家元首、在发布诏书时引用的,因而就不仅仅是个别的信仰,而是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组成部分。

自然,从其他的历史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至少在商代,精灵神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从那时起,上帝,就一般地不应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尙书·盘庚》篇中能够降福降祸的上帝以及高后、先后;《诗经·大雅·文王》中在天的“三后”以及文王和文王在其左右的上帝,应该也都是精灵神。《墨子·明鬼》篇所说的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的鬼神;《礼记· 祭义》篇对鬼神魂魄的论述,就更是明确的精灵神观念。这说明,早在汉代以前,精灵神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汉代的材料又明白而确凿,不容置疑,当时的人们、至少有相当一批人,仍然把神看作是非常物质性的存在物。这至少说明,在上古的某一时期,这样的神祇观念可能是当时的主流观念。

此外的旁证材料是:方士栾大出海为汉武帝求仙药,他自称看到了自己的仙师,但因为汉武帝派去的监视者什么也没有看见,于是判定栾大为欺骗,处以死刑。另一个方士公孙卿,由于不断援引一个大脚印作为神祇到来的证据,才避免了被杀的命运。这些材料至少说明,当时的人们,还严重残留着非精灵鬼神的观念。

鬼神观念不是一个独立的观念,它与其他观念互相关联。直到东汉,王充还认为,天,是一个和地一样的物质存在。而在他之前的文献中,有上天的树木,有通天的高山。这些虽在今天被称为神话,但在当时,却是被认真相信的事实。上帝生活的地方和通往上帝住处的道路,都是非常物质的东西,那么,可以想像,上帝自身,也不会是纯粹的精灵,否则他就没有必要用那些物质性的东西作为居所和来往之路。

由在汉代还残留的观念往上追溯,可以相信,在上古的某个时期,人们所说的神祇,就是非常物质性的、有血有肉的存在物。而这样的材料,记载在被称为“奇书”的《山海经》中。

《山海经》中的帝,应是同一类型的存在。他们不仅仅是人间的君主,而且是自然界的主宰。比如说帝瑞顼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重,一个叫黎。帝曾经命令重“上天”,黎“下地”,并且命令黎的儿子噎,管理日月星辰的运行。而帝俊的妻子叫羲和,或者说叫常羲,曾经生下了十个太阳,十二个月亮,因而是太阳和月亮的母亲。帝俊,自然就是太阳和月亮的父亲。而为大家最熟悉的黄帝,则是海神禺号的父亲,为了讨伐蚩尤,他还命令天女魃下地助战。这样的帝,就不仅是人间的君主,而且是神,是世界的主宰。

然而这些作为世界主宰的帝,却不是个精灵存在。他们要娶妻生子,他们也要死亡。他们的墓地,多在山上。从这一面说,他们又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间的君主。

据《国语·鲁语下》载,有一次,孔子招待吴国的使者。酒饭之后,客人拿出一根硕大的骨头问道,这骨头为何这么大?孔子回答道:

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防风氏这尊神,就是有血有肉的人。而这样的观念,即或不是孔子本人所有,也是孔子时代还保留着的观念。

这些材料足以说明,在上古的某一时期,有血有肉的人,曾经被人们尊奉为神。

如果放开眼界,则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不仅有着和人一样的缺点和恶习,而且也娶妻生子,甚至也淫乱嫉妒。这样的神,事实上也是现实的人。(5)

万物有灵论产生之后,宗教人类学的研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以现实的人为神的材料。著名的宗教-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6)一书中指出,古代社会中,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仅把国王当成祭司,而且直接当成神。所以不仅指望他治理好国家,而且希望他能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国王们,也往往自认有这样的能力。不过这样的情况对于国王并非都是好事,因为假如大旱不止,或灾害不停,人们也会归咎于国王,甚至把他杀死。

比如东南非的津巴人就把他们的国王当作神,认为是世上最伟大最好的人。而这位国王也自称只有他才是世上的神,如果老天爷不按他的意思下雨,或天气闷热,他便以箭射天,惩治老天违反了他的意志。

埃及历代国王,在世之日即被尊敬为神,敬献祀品,并有专职祭司在供奉国王神位的寺庙里负责祭祀礼拜。对国王礼拜的隆重使得对神的礼拜有时相形见绌。(7)

当然,被认为是神或神的化身的人并不总是国王或国王的后裔,微贱阶层出身的人也可以被信为是神或神的化身。

比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恩珮多克利不仅自称是男巫,而且是神。他宣称可以教导他的门徒呼风唤雨,令阳光普照,死者复生,祛病延年。(8)公元307年,德米特利厄斯·波里奥瑟蒂斯恢复了雅典的民主,雅典人民感激他和他的父亲安第哥纳斯,尊敬他俩为救世尊神。那时他和他的父亲都还活着,人们却筑起了神坛,指派了祭司专管对他们的礼拜。人们手持花环香烛祭酒,载歌载舞,迎接自己的救主。他们排列在街头,赞颂他是唯一的真神……。(9)

弗雷泽也援引了许多中国的材料。说“中华帝国所有化身为人的神都录名注册在北京的理藩院。正式取得神的资格的,共一百零六名,其中西藏有幸占三十名,北部蒙古占十九名,南部蒙古得天独厚地占五十七名。”他还谈到1888年广东官员求雨时如何虐待龙王的事和中国打春牛的仪式。

弗雷泽所说的理藩院登记的神,就是藏传佛教的活佛。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印度教和佛教中“六道轮回”中的“天”或“诸天”,就是人神。最近的例子是日本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还不仅是日本的国家元首,而且是神。1945年日本战败,1946年元旦天皇发布诏书,才委婉地取消了自己的神性。

上述材料足以使我们得出结论说,在人类发展的某一时期,曾经普遍地把现实的人当成神来崇拜。而在人神崇拜之前,人们也不是把什么万物之灵当成神,而是把实实在在的现实的动物当成神来崇拜。那些变了形的动物,那些半人半兽的动物神,不过是动物神到人神转变的中间环节。

灵魂观念大约很早就产生了,但是有了灵魂观念人们未必就会把神想像成精灵性的存在。特别是人未必认为万物都有灵,并且把它们崇拜为神。就中国的情形说,直到春秋时代,人们还怀疑是否人死都能为鬼,(10)更不可能认为万物都有灵魂。所以,万物有灵观念,在中国,是比较晚近的产物。

从神的形象说,至少到春秋时代,神的形象主要是人的形象。动物神或半人半兽神已经不是神的基本形象,并且还被称为“乱神”(11)。从神的质料说,则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精灵神就逐渐成为神的主流。然而,以现实的动物和人为神的传统还残留着。这些观念,都留给了儒教,要儒者们去决定取舍。

在儒教诞生的时候,人形神已经是神的主流。那么,这些人形神是如何产生的呢?《国语·鲁语上》道: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

夫物,物有其官。……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

至于那些山川、星辰之神,也被认为是由人来充当。(12)这些人,或是君主、官吏,或是贵族、英雄。儒教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并且依据这样的原则来创造自己的神灵。在儒教所创造的神灵中,最重要的神灵自然是至上神上帝。

二 儒教的上帝观念

据秦汉时曾把黄帝、炎帝、少昊、太昊、颛顼等作为上帝一事推断,则所传上古的君主,应该都曾被人尊崇为上帝。这些君主,依皇甫谧《帝王世纪》,则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此后是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和蚩尤氏。再后就是黄帝的子孙: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俈。再后就是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夏后氏帝禹。

这个名单的可靠性,自然是十分值得怀疑的,我们也不必把它当做信史。然而,若说他们全无根据,全是向壁虚造,也失之武断。其中许多帝王的名称,都曾在先秦的著作中碰到过。可以相信的是,夏商以前,中国古代社会一定更换了许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后人的记忆中,其中最优秀的几位,被秦汉时代的国家作为上帝加以祭祀。

据唐人赵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释,则鲁国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13)据此推断,则战国时代许多国家所祭祀的上帝,也当有他们的祖先在内。

据《史记·封禅书》,当时齐国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后来把基督教的GOD译为“天主”,其辞源于此。天主,就是上帝。魏国祭天,晋即韩国祭五帝,与秦相近。这些至上神,秦汉统一之初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允许在京城长安为他们建立了祭坛。只是汉代国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这种情况说明,秦汉国家,还保留着他们以前的传统,即灭人之国,不废人祭祀。甚至他们自己也去祭祀其他诸侯国的神灵,比如秦始皇求仙药到海边,曾经祭祀齐国的八神。

这种情况还说明,秦及汉初的中国人所说的上帝,还不只五位。五位上帝,仅仅是国家正式祭祀的上帝。国家允许其他天主、上帝的存在,说明当时的国家也不否认这些上帝。不过,很显然,这样的情况是不能长期继续下去的。在这种情况下,亳人谬忌创造了太一神: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史记·封禅书》)

关于这个太一神的来历,其创造的痕迹非常明显。那个谬忌,是个方士,还是个儒生,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没有其他的材料。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太一神的出现,其作用是给诸位上帝找到了一个首领。虽然依理而论,五帝之中位于中央的黄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这样的差别,仅仅相当于诸侯联盟的盟主和其他诸侯的差别,还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子和大臣、诸侯的区别。太一神的出现,把五帝都降为它的辅佐,就等于宣布,汉家天子,是绝对高于其他诸侯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盟主。对于刚刚平定了七国诸侯的叛乱、又离春秋战国时代不远的汉代王朝来说,这样一尊神的出现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五帝的存在,显然是为诸侯割据、甚至反叛中央政权提供着神学上的依据。在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曾经自称“东帝”(14),此后吴王刘濞又自称“东帝”(15)。

然而,太一神却不见于儒经。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而在建立国家祭祀系统这个问题上也独尊儒术,似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还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还是已故的人的灵魂,还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从现在所见的材料看来,当时大约三种意见都有。

汉武帝认真相信黄帝“且战且学仙”、而最后骑龙升天,并且为此慨叹道:“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是“众帝所自上下”。这些帝,也应是物质性的存在。王莽时代所见的《紫阁图》又说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么,相信上帝是个物质性的仙人,当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意见。

第二种,当是《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精神训》和董仲舒为代表的意见。他们说“天人相副”,说什么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象圆,所以人头圆;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耳目像日月,头发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风气等等。(16)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这个上帝,似乎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个自然界。不过,这样的上帝观,并非西方的自然神论。西方的自然神论,是把神说成自然界;而汉代的这种把整个自然界当成天,则是把自然界说成是神,并且主宰人事,赏善罚恶。

第三种,是把上帝当作精灵。据《汉书·郊祀志》,王莽曾经改革郊祀制度,并重新确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称“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则分别称“黄灵后土(中央帝)、太昊青灵勾芒(东方帝)、炎帝赤灵祝融(南方帝)、少昊白灵蓐收(西方帝)、颛顼黑灵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称为“灵”,显然表示着这些帝是精灵神。而从这时候起,我们才能把神和灵连在一起,合称神灵。

这三种有关神的观念,可说是同时存在着,但没有发生争论。而是各说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时而信这一种,时而信另一种,比如王莽。然而明确认为上帝是灵,并且在国家祭祀中体现出来,是中国古代神祇观念的重要进步。

与关于上帝体质逐渐明确的同时,上帝的名称也逐渐向着儒经确定的方向发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号,出于《尙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这个称号的出现,表明国家祭祀系统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约在皇天上帝名号出现前后,五帝的名号也发生着改变。据颜师古《汉书注·郊祀志》,则五帝的名称分别为:灵威仰(苍、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叶(18)光纪(黑帝)、含枢纽(黄帝)。一说为灵府(苍帝)、文祖(赤帝)、显纪(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黄帝)。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官书》,灵威仰等名号来自纬书《诗·含神雾》;据现存辑佚而成的纬书,则《河图》类、《春秋》类纬书中,都有灵威仰等帝名的记载。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郑玄据《春秋纬》说,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说明纬书的作者们,已经普遍认可了灵威仰等名称。纬书作者多是儒者,给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们在宗教礼仪方面的重要创造。

到了东汉,儒者们对上帝观念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郑众认为,《周礼·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郑玄《周礼注》引)唐代贾公彦作《周礼疏》,认为郑众认玄天为上帝,来自《周易·文言传》的“天玄而地黄”。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经不再认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郑玄不同意郑众的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于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极星,名叫耀魄宝。并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宫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参见《周礼》郑玄注、贾公彦疏)

依郑玄的意见,则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而他们的实体,则是北极星。也就是说,上帝,就是北极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称上帝。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称,分别是灵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郑玄说,则上帝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北极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极星最为尊贵。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六天说”。

汉代之后,三国曹魏的儒者王肃反对郑玄,他认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为帝。”(《孔子家语注·五帝》)但他们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并论。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灵:“有灵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肃《周易注·震卦》)。

从此以后,上帝只有一位,还是六位,儒者们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讨论。但上帝是个精神存在,则从王肃开始,已经不再发生异议。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抱朴子内篇·微旨》)

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明确的万物有灵论主张。并且认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物中的灵。

自从王莽据《尙书》将上帝命名为“皇天上帝太一”之后,东汉继承了王莽的意见,不过去掉了“太一”,仅称上帝为“皇天上帝”。此后三国鼎立,曹魏称上帝为 “皇皇帝天”,吴国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国自认为是继承汉家天下,所以对上帝仍称“皇天上帝”。晋统一中国,第一次据《周礼》,称上帝为“昊天上帝”。此后,南朝梁武帝曾称上帝为“天皇大帝”,而北朝则多称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称为“昊天上帝”终于稳固下来。儒者们据《毛诗》,又对昊天上帝进行了解说:

《毛诗传》云: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诗》对于昊天上帝的解说,就使《毛诗》的这一解说成为儒教上帝观念的定说。宋代初叶,儒者们仍然信奉《毛诗》的上帝观。北宋建国不久于开宝年间制订的《开宝通礼》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礼志》)也就是说,那远视苍苍的浩大元气,就是上帝的体。那么,这广大元气之中,是否存在着灵?《开宝通礼》没有说,或者说,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正蒙·乾称篇》)神和性,既是气中所固有的。那么,哪里存在着气,哪里也就存在着气中固有的神与性,所以鬼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不会有所遗漏。

依张载的说明,理,只是气的存在和运动的条理,不是和气平行的一种存在。但是程氏兄弟则认为,理不仅是和气平行的存在,而且是比气更为根本的存在。气有生灭,而理无生灭。已灭的气,要由理重新产生出来。所谓上帝,就是理。(程颐的上帝鬼神观念将有专文论述)

注释:

(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该书对文献资料运用的不确,曾遭到王震中的严正批评。

(3)吕大吉《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673页。

(4)《新约·路加福音》第三章。

(5)关于古希腊诸神是活人的事,苏联学者托卡列夫的著作《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中也曾提到:“希腊诸神和英雄,无非是备受尊崇的、理想化的人”。人神的唯一区别,就是能否“长生不死”(459页)

(6)《金枝》(The Golden Bough),(英)詹·乔·弗雷泽(J.G.Frazer)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北京。

(7)关于以国王或祭司为神的情况,国外许多宗教学著作中都有言及。比如罗伯逊《基督教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中说:“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巫师或术士本身便是最早的神”(5页)。他还推断,从巫师和祭司中分化出了国王。如果国王或巫师年迈,就将被杀掉,于是在新神与旧神间出现了空缺。这时,就出现了一种解释,说是某种精灵从旧神身上转到了新神身上。再进一步,神就发展为精灵性的东西。罗伯逊的解释未必就正确,但可备一说。

(8)关于恩珮多克利自称为神的事,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9)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也曾指出:“在古代,神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用某种劳动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能手,是人们的教师和同事”。(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22页)。

(10)《左传·昭公七年》:“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按:伯有,郑国贵族。

(11)《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乱神当主要指动物神或半人半兽神。后来,这类神多被人类当成妖怪。

(12)参阅:《左传·昭公元年》、《国语·鲁语下》。

(13)参见《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和朱熹《四书集注·八佾》。

(14)见:高诱《淮南子叙目》。

(15)见《汉书·荆燕吴传》。

(16)参见:《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精神训》、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等。

(17)招,一作昭。

(18)叶,同协。或作汁,亦通协。

(19)据《旧唐书》,此话是礼部尙书许敬宗与众礼官于显庆二年的上书;《新唐书》亦如此记载,只是比较简略。据《通典》,则此话是唐初负责制礼的开国功臣、也是著名儒者的长孙无忌于永徽二年所上的奏议。它表明了唐代儒者的上帝观。

No comments: